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企业新闻

影响透水砖透水性的因素哪些?

发布日期:2025-04-24 浏览次数:

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不少客户会遇到这种情况:有的透水砖铺上去之后,下雨时水很快就渗进去了,但有些区域却积水明显,一点也不透水。于是便开始怀疑:“是不是买到了假透水砖?还是质量不过关?如果整体透水性不一致,会不会影响排水功能?”


透水砖透水性测试.jpg


透水砖透水性的好坏,直接影响到道路、广场等铺装区域的排水能力和使用效果。事实上,一块透水砖是否具备良好的透水性能,不仅仅取决于外观是否合格,还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。


首先,原材料配比是基础。透水砖的关键在于其内部结构是否具有足够连通的孔隙,这与所选用的骨料粒径、级配、水泥比例有直接关系。粗骨料比例过高会导致砖体强度下降,而细料过多则可能使孔隙堵塞,降低透水效果。合理配比的骨料才能兼顾强度与透水性。


其次,压制工艺对透水性能影响很大。压制压力过大,会导致孔隙率下降,从而影响水分渗透;而压力不足,则砖体不致密,强度不达标。成熟的设备控制和成型工艺,是保持透水砖孔隙结构均匀稳定的关键。


此外,养护过程同样不可忽视。透水砖在出厂前需经过适当的湿养与干燥,确保水泥充分水化并形成稳固结构,如果养护时间不足或环境不当,砖体可能形成表面致密、内部松散的不均质结构,严重影响透水功能。


还有一种情况并不罕见,那就是施工铺装中的问题。例如在铺装时底砂铺垫层不透水,或者砖与砖之间缝隙填料使用了密封性材料,也会影响整体透水性,让客户误以为是砖本身的质量问题。


为了确保透水砖发挥应有性能,建议用户在采购时了解产品的检测标准,选择具备稳定配方与严格工艺控制的生产厂家。同时,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规范铺装,避免因基础处理或缝隙填充不当而影响最终透水效果。